速通玩家社群正在研究一項出乎意料的科技現象——超級任天堂(SNES)主機現今運行遊戲的速度竟比1990年代微快。這項由Bluesky用戶艾倫・塞西爾(@tas.bot)率先揭露的發現暗示,隨著時間流逝,SNES硬體可能非但沒有老化衰退,性能反而有所提升。
時間違反物理定律?
塞西爾接受404 Media訪問時解釋,SNES的音效處理單元(APU)SPC700原設計採用24.576MHz陶瓷諧振器控制,數位訊號處理(DSP)頻率為32,000Hz。但歷年來的紀錄顯示DSP頻率存在微小波動,顯示溫度等外部因素可能影響處理速度。這意味著什麼?經過數十年積累,這些細微變化可能已悄然改變遊戲表現。
數據會說話
塞西爾注意到當前DSP頻率普遍高過歷史紀錄,遂號召SNES玩家提交實測數據。最終彙整的140多筆資料顯示DSP速度確實呈現上升趨勢:2007年的歷史平均值約32,040Hz,近期數據則攀升至32,076Hz左右。雖說溫度會影響性能,但從31,965Hz到32,182Hz的波動範圍來看,顯然存在其他潛在因素。
「根據143組數據,SNES的DSP頻率平均達32,076Hz,主機從冷機到熱機狀態會增加8Hz,」塞西爾在後續貼文中指出:「單憑溫度無法解釋這種變化。關鍵在於——為什麼?」
這會影響速通競賽嗎?
此現象對速通社群的潛在影響相當有趣:如果SPC700的音效處理速度隨時間加快,理論上依附音效觸發的遊戲動作(例如精確到幀的輸入操作或故障觸發)可能提前幾毫秒執行。不過專家認為,對多數速通項目而言差異應不足一秒。現階段排行榜暫無重新洗牌風險,但長期影響仍需進一步驗證。
任天堂主機特輯
儘管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尚未明確,即將迎接35週年的SNES仍在持續突破人們的認知。無論是材料老化、元件漂移或其他異常所致,這台主機確實正以某種形式「逆生長」。若想深入了解任天堂的傳奇歷史,請參考史上最暢銷遊戲主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