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任天堂美國分公司總裁突然來電,你只能接起——沒有疑問的餘地。這正是設計師克里斯·梅普爾在1998年的真實寫照,他在深夜接到關於總統即將召見的建議時毫不猶豫地回應。
作為西雅圖媒體設計公司的負責人,梅普爾專精於從波音到西雅圖水手隊等客戶的急件專案。當荒川實的秘書安排緊急會議時,他低調而高效的設計服務早已贏得業界敬重。
神秘的水晶馬頭
梅普爾清晰記得初訪任天堂雷德蒙德總部的印象:「我在大廳盯著那座奪目的21吋水晶馬頭整整三十分鐘,」他回憶道,「在認識寶可夢之前,這座水晶雕塑已成為我最初的感官連結。」
會議展開得戲劇性十足。渾身散發領袖魅力的荒川實開門見山提出任天堂的緊急品牌重塑挑戰:必須在1998年E3展僅剩四周時,將日本的「Pocket Monsters」轉化為全球現象「Pokémon」。
「他們把裝滿原型玩具與草圖的紙箱扔到我面前,」梅普爾記憶猶新。當荒川實揭露西方版將更名為「Pokémon」時,儘管時程緊迫到近乎不可能,梅普爾仍毅然接下重任。
槍口下的設計搏鬥
最初草圖從梅普爾的透寫台自然流淌而出。「我同步創作了多種版本,」他解釋時始終牢記任天堂的關鍵指示:標誌必須在Game Boy螢幕的彩色與黑白模式下都完美呈現。
甄選過程同樣充滿戲劇張力。初步提案後,梅普爾揭曉自己最鍾愛的設計:「你能感覺到現場氛圍驟變,」他描述道。據傳時任任天堂高管唐·詹姆斯當場拍板:「就是它了」——從此奠定了這個經典標誌的誕生。
圖標的進化軌跡
E3展後的微調塑造了如今熟悉的標誌輪廓。應荒川實要求,梅普爾修整了P與E字母的內角,儘管雙方皆不記得這些細微調整的具體指示來源。
梅普爾對寶可夢熱潮的覺醒發生在玩具反斗城:「目睹孩子們圍著印有我設計標誌的展區瘋狂搶購……那種衝擊至今想起仍會起雞皮疙瘩。」
遲來的歷史定位
應任天堂要求,梅普爾二十七年來始終對自己塑造產業的貢獻保持沉默。如今在兒子與設計系學生鼓勵下,他終於公開珍貴史料包括:
- 原始鉛筆手稿
- 早期色彩測試
- 現代周邊商品模擬圖
「工作坊的孩子們發現真相時全都瘋了,」梅普爾笑道,「這個標誌觸及了某些永恆的本質——看到跨世代人群將這文化符號視為共同記憶,令我深感敬畏。」
適逢寶可夢邁向三十週年,梅普爾向寶可夢公司主動建言:「若推出紀念設計,請尊重原始充滿活力的藍圖。這份奠基於初心的完整值得永續保存。」
雖謙稱無意居功,梅普爾仍坦言感受到深層滿足:「得知我的作品參與了數百萬人的童年記憶?這就是我至今仍熱愛創造性解決方案的原因。」